一、 閱讀《 想像台灣的地理學》 的經典意義
旅行或旅行文學,已成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的重要議題。例如,Thomas( 1994) 將旅行視為殖民化一般、Clifford( 1997) 提出旅行對於田野的重新反思、Pratt (1992, 2008) 將旅行書寫放到殖民知識與權力建構關係的研究,以及Spurr (1993) 將旅行敘述當成帝國修辭。這些學者們認為旅行或旅行書寫,可以被解讀為殖民論述,並且藉以重新確認性別、種族與國
族的認同。鄧津華的 《想像台灣的地理學》(2004) 一書,即是受到這股思潮的影響。她在書中以清代文人的台灣書寫為出發,開啟台灣研究中尚未被討論的旅行書寫,並且重新確認書寫者的種族、性別等概念。此以中國文學史連接清代文人對於台灣的書寫,提出原始主義修辭與文化低落修辭,相當不同於當代台灣文學 (文化) 史的歷史觀點。故筆者以之為經典,值得後輩學者透過其不同的閱讀策略,發展未來的研究。可從兩個方面來閱讀:一方面本書連結台灣研究與後殖民文化文學理論,其研究成果,可提供未來台灣歷史、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跨領域對話空間。另一方面,它提供台灣研究者重新思考台灣的後殖民討論,除了去殖民之外,是否需考量新殖民的可能。
二、 種族、性別與旅行書寫
鄧津華就清代文人的台灣書寫,開啟台灣研究的種族、性別與旅遊書寫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書中以 「想像地理學」 的概念,思考清代台灣文人的書寫,主要是受到Edward Said 的想像地理學與Benedict Anderson 的想像共同體影響,指的是地理性質的文化建構與地理知識的論述生產角色。她將清代文人的台灣書寫、地圖與圖像等視為再現,討論種族、性別的階序性與差異性建構。在種族的議題上,她認為清代文人的台灣書寫呈現出文化低落修辭與原始主義修辭兩種對立、矛盾的歷史觀點。文化低落修辭,以種族為殖民統治差異標誌,來再現出文人筆下的番文化較漢文化低落,例如生活技術、飲食習慣的差異書寫。其種族概念,來自天朝觀、文化教化的傳統中國文人建構。原始主義修辭則是將原住民簡單、簡樸的生活,當成文人心中期望的生活理想。故從清初文人的台灣書寫中可看出,他們把番比喻為古代人,透過番呈現出原始主義的生活理想,卻同時認為番在文化程度上比漢文化低落,這兩種修辭表現出清代文人對番的恐懼與讚美並存的態度,以及對於自身中國文化的矛盾心理。鄧津華接受Dikotter (1992) 的看法。Dikotter (1992) 認為中國自古以來中心四方的宇宙觀,將周邊群體以蟲鳴鳥獸來指稱,這指稱異己的差異性與階序性建構出中國的「 種族」 概念。此一宇宙觀式的種族概念通過中國歷史的長河,不斷地藉由儒家文人的學習過程而延續。鄧津華通過藍鼎元台灣書寫
的分析過程發現,藍鼎元的土地開發論,以土地作為人的隱喻:野地/ 農地:野番/ 漢民。他認為土地開發與教化的殖民化過程,其最終目地,在於化生番為熟番,化熟番為人民。鄧津華因此認為:郁永河、藍鼎元等人開墾土地是為了土著文明化,他們把地景從荒野轉變為熟地,類比為由生番轉變為熟番。藍鼎元把番與土地( 生態、景觀) 結合,當中的生態、地景等環境決定論假定,其實是在支持清官府殖民化( 開墾) 台灣的合法性依據。對於清代文人來說,漢人與原住民有著明顯的文化差異,但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原住民與漢人之間本質上的差異為何?他們從體質特徵、人性、風俗習慣等因素著手。鄧津華將原住民問題分為種族論述與族群論述兩個範疇。種族論述以體質與天生人性差異為焦點,並將差異建構為動物與人之間的區分。外表體質特徵因而被視為種族的標誌,例如 《台灣府志》(1696) 將台灣土著從頭飾圖案、黑齒及刺青等描繪成與漢人不同的種族。清代文人將這些外表差異當成文化低劣的指標。鄧津華認為清代文人的族群論述,聚焦在文化差異,以及人類普同性的差異建構。她以郁永河與黃叔敬為例,認為他們的論述強調人類普遍性,特別是共同人性。因此,漢番之間的差異是文化的,是後天養成的,並非自然的。在性別議題的討論,鄧津華以儒家父權、重男輕女的意識形態來說明。她認為,清朝殖民論述運用性別或性別化的修辭,把殖民主體異己化,並將性別當成退化的形式。鄧津華在性別論述的討論,以性別倒錯當成族群差異的建構。她以女人國為例,說明文人筆下南方刻板印象的性別角色。接著,以陳第《 東番記》 中對於隨妻居與母系繼承,因與漢人社會結構相似,而將原住民男性女性化。最後,她以寶珠的例子,說明跨越性別與族群的情形。
從台灣學界對鄧津華的 《想像台灣的地理學》 一書的討論來看,台灣文學、歷史與文化的相關博士、碩士論文中,已有多篇回顧到本書的研究。博士論文部分,有林淑慧 (2004)、吳毓琪 (2005) 1 、劉俊雄 (2007) 等人。碩士論文的部分,許博凱( 2007)、莊勝全( 2008)、藍禎瑜( 2008)等人提及鄧津華的研究。再者,書評有張隆志 (2005)、張家倫 (2006) 等人。近期的相關研究,如蔡偉傑 (2008)、張隆志 (2008)、許俊雅 (2009) 等人的研究中均提及本書的重要性。可見,此書出版之後,台灣文學、歷史與文化等研究領域的博、碩士與近期台灣的相關研究,一再地討論與回顧其影響與意義。
三、 去殖民之外,新殖民的可能?
鄧津華在本書最後一章 〈論台灣後殖民理論的不可能性〉 回應Ching(2001) 對於「去殖民」的討論。Ching( 2001) 選擇當代台灣研究中,學者們認為最敏感、也是最為棘手的認同議題切入。他選擇的時間軸為日本殖民治理下的台灣人認同或認同政治。書中一開始將故事場景,放到1979 年一群台灣原住民到日本神社祭拜,說明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後殖民遭遇。接著,該書的其中一章,特別選擇霧社事件與原住民的再現進行分析,說明原住民認同日本的過程2。鄧津華認為中國與台灣之間,缺乏去殖民,因為許多學者對於清治理下的台灣,究竟可否稱之為殖民主義或帝國主義尚存在著許多的爭議。為了說明清代台灣的殖民條件,鄧津華引用Shepherd( 1993) 對於清代台灣治理的討論。Shepherd (1993) 對於清代對台灣治理的殖民條件,首先,點出清初文人對台治理策略,出現支持殖民或反殖民的爭論。Shepherd 認為,清初文人不論支持或反對殖民,他們通常假定國家並沒有介入。事實上,從清初對台治理策略的目地來看,都說明他們背後隱藏的控制及秩序。中國東南沿海的人口壓力及經濟的機會,提供漢人不斷移民至台灣的動力,迫使得台灣土著的生活處於被殖民的情境。故由Shepherd( 1993) 的分析來看,清代台灣的殖民條件,是在清初變動不定的政治與經濟結構之下的治理策略。筆者以為台灣社會對於後殖民的討論,不應只討論到 「去殖民」,而是應同時考量新殖民的可能( Pratt 2008) 。
四、 經典研讀計畫的緣起、經過與建議
本次研讀計畫的緣起是筆者與林淑慧老師,在台大的研討會中偶遇,彼此討論提及鄧津華的研究,希望能藉由重新閱讀本書,作為發展各自未來的研究方向,故由筆者與林淑慧共同提出本研讀計畫。在計畫通過之後,我們開始規劃參與研讀會導讀人,並且開放研讀會學員的報名參與。每場導讀人的邀請過程,是以跨領域討論為主。邀請的導讀人有歷史學的詹素娟、張隆志、陳偉智,文學的林淑慧,人類學的林開世、劉俊雄、朱家嶠,性別研究的謝若蘭,地理學的施雅軒等人。參與研讀會的成員,包括來自台灣文學文化研究所的碩、博士班研究生、台灣歷史研究所的碩、博士班學生、中國文學研究所的碩、博士班研究生,博物館學研究所的研究生、文化資產研究助理等不同專長領域的成員共同參與。參與研讀會的成員,在經導讀人導讀後,我們開放大家討論與分享各自閱讀、研究的想法。以筆者籌組研讀會的經驗,提出一些建議:由於本書的寫作是以英文書寫,對於台灣文學、文化與歷史的研究者來說,需克服語言的閱讀,進而了解書中討論的相關研究議題。筆者發現台灣研究的相關系所 (包括文學、歷史與文化) 近十年來不斷設立。在台灣研究與國際學術進行對話的過程中,勢必面對跨越語言閱讀的困境,才可能掌握到未來國際學術的新議題。再者,筆者從「學術共同體」的角度觀察,台灣研究表面上看似在體制打破學科領域的邊界,但是否存在著「學術的共同體」?在討論過程裡,筆者發現
參與成員對於學術活動參與熱情不高。個人期許未來人文社會科學系所的課程,對於講演與校外或課堂外的學術活動參與,列入畢業要求。以筆者個人觀察,雖然國際(國內)研討會一場場的舉辦,多數發表人僅限於在台灣研究體制內,佔有位置的研究人員與教師。這些研究人員與教師的論文卻極少可以引用國際學術研究的新議題與台灣研究進行對話。台灣研究如何與國際學術接軌?筆者將這些議題拋出,期許台灣研究的相關系所,在未來系所發展上一併考量。
參考資料
林淑慧
2004《 台灣清代時期散文的文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9《 禮俗‧ 記憶與啟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
吳毓琪
2005《 康熙時期台灣宦遊詩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勝全
2008《 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台灣的書寫與認識》。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倫
2006 評介鄧津華《 想像台灣: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台灣師大歷史學報》
36:215-226。
張隆志
2005 評介Emma Teng (鄧津華) ,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26 期:415-422。
2008 From Quarantine to Colonization : Qing Debate On Territorization of Aboriginal Taiwan in
Ninteenth Century,《台灣史研究》 15( 4):1-30。
許博凱
2007 《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台灣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新竹:清華大學台灣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俊雅
2009《 裨海紀遊校釋》。台北:鼎文出版社。
122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人文學專家著作研讀會
蔡偉傑
2008 《帝國檔案與帝國形構:論清朝滿文奏折中對台灣熟番的表述》。台灣史研究15 (3):
25-55。
藍禎瑜
2008《 清代來臺文人之台灣特殊性書寫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俊雄
2007《 新港社歷史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Ching, Leo T. S.
2001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Identity Poltics Formatio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lifford, James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kotter , Frank
1992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London: C. Hurst & Ltd.
Prat, Mary Louise
1992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First Edition. London: Routedge.
2008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2nd. London: Routedge.
Said, Eward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purr, David
1993 The Retoric of Empire: Colonial Discourse in Jouralism, Travel Writing, and Imperial
Administration.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Shepherd, John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Taipei: SMC.
Teng, Emma Jinhua( 鄧津華)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Thomas, Nicholas
1994 Colonialism’s Culture : Anthropology, Travel and Govern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人文社會科學簡訊  2011年3月 • 12卷2期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lao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