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奔流西入海,海勢吞溪溪氣餒。銀濤翻逐綠波迴,遂使溪流忽然改。番丁日暮候潮歸,竹箭穿魚二尺肥不事網罟,多築石扈。潮退,以竹箭射取。少婦家中藏美酒,共夫倒酌夜爐圍。得魚勝得獐與鹿,遭遭送去頭家屋。

先從文中後壠溪水文景觀來看,詩中提及「雙溪奔流西入海」,是指後壠溪中游至下游之間的兩條支流:一條支流是沿著東北部丘陵地的支流為北勢溪,另一條支流,則延著西南方的貓貍﹙苗栗市﹚平原、崩山的南勢溪。北勢溪,沿著崁頭厝﹙頭屋鄉﹚的丘陵地,流經土乞仔,沿著平埔道卡斯族新港社部落的邊緣,流至下溪洲匯流至後壠溪。後龍北勢地名,即現今的後龍豐富。後壠溪中游的崩山一帶,地形似五虎盤踞山峰,地方士紳盛傳本地風水佳,日後可能會出現皇帝。清廷官員得知此一傳說,為了破此風水,派遣大量人力將苗栗平原至崩山一帶溪流由灣流改直沖刷崩山五虎盤詰的風水。日本人治理後,後壠溪水逐漸缺乏,不足以提供大量農田的灌溉所需,因此,沿著頭屋丘陵地興築後龍圳,貫穿新港社部落。新港社傳說便提到,日本人興築後龍圳,為了是要破壞新港社的風水,以防止熟番社出現領導者對抗日本人的治理。

詩中描繪到後壠溪兩岸的平埔道卡斯族的後壠社與新港社的生計活動—石滬。近幾年來,在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已經將漢人與新港社、後壠社買賣石滬的契約找出來,清楚地說明石滬的主人為後壠社與新港社,並非移居至後龍沿海的澎湖人。石滬為一近海定置漁業活動,根據清代的文獻記載,淡水至通霄的西部沿岸都有大大小小不等的石頭堆砌而成的石滬。石滬的定置漁業活動,最大的特色是以潮汐來決定捕撈的時間。每個石滬都有一名,有的可能是以所有者來命名,或以地點來命名。石滬的形制大小不一,從其剖面來看像是個畚箕形,靠海的牆面較深,靠岸邊的石滬則較淺。在畚箕底部會開一小口,漁民用竹片擋住出口,出口隙縫的大小,即決定捕獲魚隻大小,一些比較小的魚會在竹片的隙縫流回海裡。每當海水漲潮,將近海的魚群引入到石滬內之後,隨著潮水慢慢退去,後壠社與新港社的平埔道卡斯族人以竹子製成的箭射魚,等到潮水退到快要見底時,即可用撿拾的方式捕獲。這類定置活動,在漁獲量比較豐富時,是一種比較簡易的捕漁方式。

道卡斯族的原住民,將每次潮汐的魚獲量,帶回到部落內﹙清代稱「番社」﹚之後,必須有一部份交給部落的土目﹙清代平埔族的頭人,漢人稱「番頭家」﹚,其餘部份則與所有部落內的人一起分享。在夜晚大家分享,一天幾次潮汐的漁獲的同時,族人也會備酒一起飲用,族人稱此為「badaosi」﹙即「吃會」﹚。石滬由新港社與後壠社人手轉賣給漢人之後,經過百年來的經營,漁獲量銳減,石滬的在海水的衝刷之下,年久失修逐漸地崩解,現今後龍外埔漁港北側仍存有兩個石滬。現今新港社人,在每年六月至十月之間,仍舊有許多族人到外埔、打哪粑溪南岸等地的石滬堆上檢拾攀附在石頭上的海螺。這些海螺,族人帶回部落內用鐵鎚或石頭將海螺的外殼敲碎之後,把螺肉取出,用大量鹽巴醃製,或直接生食。這道海螺肉,則是新港社人下酒的佳淆。

另外,打獵也是後壠社與新港社的重要生計活動。以新港社為例,社人打獵的範圍幅員廣大,從後龍溪兩岸的沖積平原地帶,到鄰近的西湖、造橋、頭屋等丘陵地,都是社人的獵場。清代漢人陸續向新港社買賣土地、山丘,這些獵場範圍也逐漸減縮。詩中提及平埔原住民的獵物:獐與鹿,在清代初期的文獻中可以看到在整個台灣西部平原地區都有這類的動物,但在漢人移民的開墾與大量獵捕的結果,在台灣平原地帶已經很少見到獐與鹿的足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lao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